
安福县是江西省内十八个文明古县之一,历史非常悠久。早在秦朝之前,这片土地先后属于吴国和楚国。公元前223年,秦国将领王翦带领60万大军攻灭楚国,安福也因此纳入秦国的版图。次年,秦朝在此设立了安平县和安成县,分别设立于如今的竹江乡和严田乡。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六国,划分了36个郡,安平县归九江郡,安成县归长沙郡。到了三国时期,吴国宝鼎二年(公元237年),安成郡正式设立,辖区包括了安成、平都(安平)、宜春、萍乡、新喻、永新等六个县。隋朝时,安成郡被撤销,安平和安成两县合并为安复。到了唐代武德五年(622年),安复县升格为颖州。两年后,唐朝废除颖州,将安复改为安福县,这也是安福这个名字的由来。
展开剩余82%安福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深厚,尤其是其各个乡镇的历史都超过了千年。到2018年,安福县辖区内包括了7个镇和12个乡,县政府设在平都镇。以下是安福县几个镇和乡的命名由来和背景:
1. 平都镇:这个名字可以追溯到东汉永元八年(公元96年),当时设立了平都侯国,并将安平县改名为平都县。平都意味着“平安之都”,这一名称一直延续至今。
2. 浒坑镇:名字源自该镇位于小溪旁,浒指水边之地。镇内环境清幽,水流潺潺,得名十分形象。
3. 洲湖镇:原名舟湖,因镇内有一大片湖泊,初时可以泛舟。随着湖水逐渐淤塞,最终改名为洲湖。这个名字直观地反映了地形的变化和自然特色。
4. 横龙镇:横龙是指镇南的地形,南部有一片地貌形似横卧的巨龙,山势如龙脊,因而得名。
5. 洋溪镇:这里的溪水丰盈,可能因此得名。历史上,三国时期属吴国。至南宋时,商贾开始聚集,并且在元代建村,使得洋溪逐渐成为一个繁荣的市场。
6. 严田镇:该镇名来自其所在的片村,宋代开宝年间,南京彭氏在这里建立了老屋里村,后改名为严田。
7. 洋门乡:乡名取自其地理特征,附近有一个形似羊的山脉,且梅树众多。传说元至顺二年,王元微游至此,看到河水激流且围绕着一个“门”形的景观,因此改名为洋门。
8. 竹江乡:明初,谢氏在此开基。后期商贾陆续迁入,集市繁荣。竹江旁的竹林青青,后因此得名。
9. 金田乡:金田村因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得名。唐代王德载路过此地,发现这里美丽宜居,便在此安家。金田的“金”字取自其祖籍金谿,而“田”则反映了此地的农田景象。
10. 章庄乡:唐朝末年,福建省的章氏在此开基,逐渐发展成村,后来简称为章庄。
11. 钱山乡:由于村旁有一座像笔架的山,原名“前山”。后因谐音改为“钱山”,并流传下许多与之相关的诗文。
通过了解这些地名,我们可以感受到安福县千年历史的深厚底蕴,以及其文化的独特魅力。每个地名背后,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,体现了当地人对自然、历史与生活的热爱和敬畏。
发布于:天津市永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